上一页|1|
/1页

主题:牙病可引发多种全身性疾病吗?

发表于2009-10-07

 

       牙病可能引发心脏病、肾病、胃病等多科疾病

人类的杀手之一心脏病也和牙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人认为,牙病是小病,但事实上,牙病可能成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

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近1万名年龄从25岁到74岁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牙周疾病的人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比健康人要高25%。们猜测发病机理后认为,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在患者的牙龈病灶处也可以发现,而且基本一致,可能是这些细菌通常生活在药力难以到达的龋洞和牙周内部,会随着血液的流动到达心脏血管和心瓣膜,进而引起炎症。是身体虚弱、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更容易由于牙病的病灶诱发细菌性内膜炎以及肾炎。

另外,经常存在于牙龈病灶处的幽门螺杆菌等会引起持续性的血液感染,发生胃病,也可以造成血管发炎,而从血管壁的炎症部位脱落下来的组织聚集成块,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出现冠心病。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医学家提出了刷牙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猝发的新观点。身为牙医,又兼预防医学教授的赫兹伯格博士发现,口腔内的慢性炎症,例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病等,可以使细菌很容易进入炎症区局部组织的血管中,从而引起血液凝结,形成栓子、血管炎,甚至诱使心脏病发作。

由于长期不刷牙或者刷牙方法不当,食物碎屑、寄生菌、唾液粘性成分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可混合形成牙菌斑,它分泌酵素及毒素;破坏牙齿与牙周组织;牙菌斑钙化成为牙结石,对牙龈及牙槽骨的损害作用更大。牙菌斑中的细菌菌体蛋白进入发炎的齿龈与牙周组织的毛细血管里,造成静脉血凝集,这便铸成了潜在的心脏病发作的病理基础。

        医学家们的多项研究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即牙齿与牙龈的感染确实是诱使心脏病发作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坏牙诱使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大于正常牙的两倍,所以不可低估它的危害性。

   因此,人们应当高度重视口腔卫生保健,保持牙齿的清洁,每餐后及睡觉前认真刷牙,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应用牙签、牙线等清除牙缝隙间的牙菌斑。牙膏可先用含氟及抗牙菌斑的剂型,还可配用消炎抗感染的漱口水等,其次,至少每半年到一年请医生检查口腔及洁齿一次,去除牙石,治疗牙周病,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心脏病发作的概率。

 

诺亚齿科咨询热线:028-84760889 网址:www.ny920.com

发表于2009-10-20

顶!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