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窄幅震荡,价格已失去其意义,后果很严重

发表于2017-03-20

对于眼下的楼市,任谁人也不敢轻言涨跌了。它更像是一个被所有人不断揉捏的面团,造型如何,全凭各方势力拿捏。

预期坚如磐石


从供需的角度来看,楼市肯定要继续上行,特别是热门城市。举个例子,今年北京住宅的指标是610公顷,去年是多少呢,查了下数据,是1200公顷,看到了吧,足足砍掉了一半。不仅如此,今年还新增了大量非普通商品房的指标,这些又将进一步压缩普通商品房的供给。


如此下去有两个结果。沪深两市都有这个难题。


其一是房子盖得更豪华。


道理很简单,开发商拿到的地少啊,要保持利润必然要造利润更高的产品,豪宅便是。


其二是二手房市场压力会比较大。


新房子盖的少,二手房必然要承当更多的需求。但二手房比新房更加敏感。眼下二手房成交量持续低迷,大家会怎么想呢?恐怕没人会拿价格的涨跌当回事。本来就这么零点几的跌幅,与买房后的增值幅度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本来大跌一场,预期定然分化,坐不住的人必然选择卖房,但是这么一点点的跌幅,倒像挠痒痒,搞得大家踟蹰不定,索性不动了:房子卖不上价格就不卖,反正继续持有也不会缩水多少。


以上便是我们看到的楼市景象。当价格不起作用的时候,供需也不会有多大的扭转,楼市将保持此前的态势。假如此前是持续下行的,现在仍然如此;但很不幸,此前是持续上行的,接下来则依然如此。


眼下,他们手里的牌基本上都已经打出来了,土地、货币、购房者数量等几个大招已经用完了,呼之欲出的房地产税也就那样。


反而最最关键的,我认为是接下来人口的走向。当所有的因素都僵持在那里的时候,人口就显得很关键了,假如人口走势没有引导好,楼市的平衡被打破了,后市必然继续暴力反弹的可能性很大。你看,政府压力山大啊!


价格失效之后


价格基本上已经失去效果了,反映的是市场的弱势。眼下这种弱势表现得非常明显。我在这里稍作推论下,假如价格真的高不可攀了,市场接下来会走出同等的跌幅,人们会选择卖房,但现在呢,房子卖了多少,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人们也许会看一下数据,1月份平均价格走势如何如何,但又有多少人以此作为买卖的依据呢?恐怕没几个。因为它太失真了,与自己切身的感受差别太大了。


这些反差让人们将自己的选择冷冻起来,任你价格数据如何表现,我就是持房不出货。反正也就是零点几的跌幅,怕啥。


价格表现,刚需还是买不起房子,投资的人也未必会大幅度从楼市撤出,换房的人推迟自己的换房计划,房子没有成交量,资金就流不出来,也进不去。


价格失效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最直接的后果是谁来为楼市后续走向负责。假如价格是有效的,那么大多数人绝对不会埋怨别人,只会怪自己为什么没能在合适的时候买房或者卖房。市场经济自负盈亏嘛。但问题就在这,价格失效了,ZF实际上接过了这个指挥棒,那么ZF就得为涨跌负责了,他既惹不起房主,也惹不起购房者,然后现在的局面出现了:


对于刚需来说,你看,价格我帮你稳住了,


对于房主来说,你看,价格也没有跌太多嘛。


好奇妙!


楼市既非牛市又不是熊市,一切都在观望。但压力全在ZF那,他替我们掌控财富的膨胀还是缩水,作为当家人,诉求最多,权力最大,压力最大,风险也最大。


一切最终归于一个字:稳!如果涨或者跌个10%-20%,谁能饶得了他?你以为业主砸售楼处只是对开发商不满?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个价格包含了ZF的某种隐性担保在那里。只有这个字能平衡各方,谁也不敢跳出来捣乱。楼市之怪现状,恐怕无以复加了。


我们该怎么办?


预测楼市是困难的,也是最容易被打脸的,但我还是想说说我的观点。目前这种局面恐怕还会维持一两年时间,再之后我也不知道了,因为市场不由己。但我希望大家密切关注实体的一些数据。实体一旦表现得足够良好,说明时间快到了,增长动力的转换快完成了,楼市的权重一旦降低,较大幅度的振幅也可以被接受。


当然振幅有涨有跌。对于亟需买房的人来说,务实一点,买房子别计较那点或多或少的成本,能扛得住就好;对于打算买房赚一把的人来说,你只有两个选择,长期需要选择基本面足够好的城市,短期就别再趟这个浑水了,容易触礁。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