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中国楼市泡沫2012年将破灭,你信吗?不信就来看!☆☆

发表于2010-01-14

谢国忠:通胀终结中国房市泡沫 2012年将破灭

发表于2010-01-14

最后的探戈

通货膨胀会终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大部分房地产的收益,会落进政府的腰包。毛利中,开发商大概能拿到四分之一。但是,这些钱会再被用来买地。

“我还能做什么呢?我的工厂都不赚钱,只能把钱投到地产里,”宁波一位企业家如此回答我对他资金配置的质疑。

 “投机房地产,我最多亏30%。要是市场不行了,我大不了把房子给银行。要是炒股票,一不小心就会亏70%-80%。”

当我问他为什么不持有现金,他回答道:“我朋友买的房子,去年还是一万一平米,现在已经两万了。银行利息太低。我要赶上我朋友。”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最近,我几次去浙江,不停地有企业家给我讲类似的故事。工厂不赚钱了。工人难找,每月2000块包食宿都不好找工人。五年以前,这样的待遇有的是人抢着干。原材料成本虽然比2007年低,但还至少是五年前的两倍。最糟糕的是,海外订单越来越少,客户还不停砍价。现在企业太多,订单太少。

发表于2010-01-14

地产商不过是政府“打工仔”

资本从制造业流出,进入房地产,是吹大当前中国地产泡沫的主因。2008年股市大跌。一年时间里,A股从2007年11月的高点跌去四分之三。此后的上涨,只是熊市反弹,还不是牛市。当前看多股市的说法,不过是绝望的人希望股市反弹,因此,不停鼓吹乐观情绪。看多的言论网站上到处都是。有些网站看起来像是没有医生的精神病医院。

房地产市场是最大的秀场。今年主要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收入可能会突破4万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大部分房地产的收益,会落进政府的腰包。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要占到房地产销售价格的一半以上。毛利中,开发商大概能拿到四分之一。但是,这些钱会再被用来买地。虽然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分为很多类,但其中大约一半和房地产相关。中国的财政情况和1997年的香港很像。这就是抑制房地产泡沫如此困难的原因。

伴随着美元走软,房地产市场从2002年开始复苏。当时,海外华人希望购买中国的物业,以减少美元资产。这成为是市场复苏的一大推动力。和海外华人联系紧密的沿海城市是第一波受益者。2005年末,当美联储将利率提高到4%之上时,中国房地产牛市戛然而止。第二波房地产牛市,则由银行贷款推动,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房地产公司在香港融资,以及外资进入房地产,也是第二轮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省会城市则受益匪浅。

当土地储备和分散布局受到股市青睐时,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以及获得外资支持的房地产企业,在省会城市掀起一轮拿地潮。他们的资金既支持了经济增长又制造了房地产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企业也帮着推动了地产复苏。不过,房地产企业现在都希望能在香港把股票变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现在还是一个卖得动的故事。他们都希望在最后的清算到来之前,变现离场。

当前这一波房地产牛市从2009年3月开始。这更多是由中国自己政策造成的。疲软的美元只不过帮着阻止资本外流,使资本盈余推高资产泡沫。在中国买房的外国投资者,经历了次贷风波之后,已对地产泡沫避之惟恐不及。事实上,这一波房价上涨的时候,海外投资者都在抛售。

发表于2010-01-14

      中国不缺土地。每年土地供应量足够满足城市化增长需要。非正式资料显示,在过去四年已经出售的房屋中,很可能三分之一是空置的。3%的租房回报率支持这个故事。目前,租房回报率很可能跟由于租户日常居住导致的损坏成本差不多,这就是说,租房和闲置对屋主没有差异。

能够解释房价上升趋势的就是投机需求了。关键问题是,为什么投机需求如此庞大并且持久。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背后支持。无论何时市场变冷,地方政府支持允许开发商惜售,并且不用担心来自银行的压力。因此,市场下行时,销售量几乎为零。这里的市场表现为,只有一个卖方,并且没有流动性约束,并且市场只能保持最低价格。由于最低价格被不断抬高,还在等待的人们受到惩罚。这种市场行为使投机者确信,他们应该尽早买,并且自己的杠杆率越高越好。

投机可以持续下去,前提是投机者仍能获得大量便宜的资金,并且,当市场转冷时,地方政府可以继续减少供给。因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从银行借到资金,它们抵抗市场的耐力也由银行流动性决定。因此,只要货币供给持续快速增长,保证银行流动性充裕,房地产泡沫就会一直持续。

发表于2010-01-14
通胀后年成大患

只要未面临通胀和汇率贬值压力,一个国家可以印出它想要数量的钞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美元疲软,通胀就成为麻烦。当美元坚挺,本币贬值压力就成为货币政策的掣肘。

例如,印度和俄罗斯正经历两位数通胀,而它们的货币兑美元走强。两个国家都在升息但速度很慢。币值稳定给它们解决通胀的时间。

当美元走强,发展中国家总是经历货币危机。20年前,拉美国家曾出现过这种情形。10年前,亚洲和俄罗斯也曾出现过。当发展中国家面临贬值压力,在美元疲软时,通常资产泡沫随之而来,到那时,尽管经济不景气,它也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这种痛楚常常无法忍受。让我们看看,这个游戏在中国如何结束。

投资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认为经济快速增长意味着资产价格上涨。这个观点有两个问题。首先,经济快速增长,即使是在有效率的市场,也不会支持资产价格无限上涨。因此,经济增长只能支撑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水平。这个水平可以用各种估值方法计算。当价格超过一定水平,价格应该下跌,即便经济增长已经被充分地认识到。

其次,高速的经济增长通常和资本分配低效率联系在一起。尽管经济发展成功,投资者也不会有高回报。他们的钱补贴了这一方市场的资本形成。以日本为例,其股市和房市价格比30年前低,但是,今天的日本经济规模更大了。韩国和台湾资产市场也是一样。

我认为,通货膨胀会终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从根本上来说,通胀是货币现象。比如,中国的货币供给增幅是30%,而名义GDP增幅为5%。这中间的差异某一天就会以通胀的形式显现出来。货币增长和通胀之间的迟滞由各种原因决定。当原材料和劳动力供给充裕、产能过剩,通胀就会滞后很长时间。过去十年,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但是,今天的情况已经变了。

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已经趋紧。通常我们认为,由于农村存在巨大的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给过剩在中国将长期存在。但现实并非如此。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工资水平正在上涨,特别是不熟练工人。

资源品价格,譬如油价和铜价,已经涨到上世纪90年代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虽然过去三个月它们的价格很平稳,但是,过往涨价造成的通胀压力并未被完全消化。此外,资源品的价格在今后两年内还会继续上升,进一步推高通胀压力。

产能过剩仍是抑制通胀的防火墙,但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坚不可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减少了制造环节在制成品附加值中的占比。比如,铁矿石和焦炭目前占到钢铁成本的四分之三。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对钢铁价格影响并不大。钢铁价格很大程度上由原材料价格决定。

资本从制造业流向房地产给“通胀棺材”上敲下了最后一根钉子。由于极低的利润水平和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制造业公司正在减少投资。长期来看,产能过剩对通胀的抑制会不断减弱。

对中国而言,通胀已经是一个问题。政府用来控制价格上涨的行政手段可以减弱通胀的势头。但是,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种高通胀,一定会再次出现。到2012年,通胀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两个原因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首先,由于通胀是全球性的,美联储将会把利率升到5%以上,这将使热钱流出中国。其次,为了对抗通胀并阻止资本流出,中国的利率水平将会高于美国。

发表于2010-01-14
2012年,地产泡沫终将破灭。
发表于2010-01-14
破了好!破了好便宜买房了!
发表于2010-01-14
我觉得吧,崩溃的可能性并不大,必竟房地产业在中国还是占很大一块,国家一定会想方设法调控。不会让泡沫越来越大。在说了,有其他国家的先例,相信我们国家还是有能力控制的。如果房地产业真的崩溃了,那中国的经济还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到那时老百姓就能把自己家平时积攒的积蓄拿出来抄底买房?那不瞎扯吗。恐怕那时钱也贬值了,大家的温饱都不好解决啰,还能谈其它什么???
发表于2010-01-14
发表于2010-01-14
中国人买涨不买跌,破了哪个敢买?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