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隔代育儿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发表于2013-07-18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国外条件优越的家庭一般由妈妈直接带孩子。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1、 喂养方式:

临床发现,由祖父母喂养的幼儿,更易出现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老人的心都比较慈善,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别在吃饭问题上很迁就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长期娇惯在一定程度上易导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种极为不良的饮食习惯,长久偏食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带来危害。

2、 管教方式: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倾向于两种极端,过严或者过松。一者喜欢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依据传统的管教方式,希望孩子按照大人所计划好的线路去成长,一切行动听指挥,从娃娃抓起。另一种极端是溺爱孩子,放任孩子的行为。而年轻父母大多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会更尊重孩子,适当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补充放纵宠爱过度的现象。

但是婴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没有社会经验和固定的模式,所以经常会犯各种“错误”,如果时时处处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就会让宝宝失去信心。对宝宝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个“第一次”,要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把宝宝当作一个个体,尊重他的选择,不要因为担心他做不好而帮他做原本应该让他自己做的事情。

3、 早期智力开发:

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不同的。在祖辈时期,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几乎是画等号的。而且,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容易因为爱孙心切,而会帮宝宝做太多事情,间接地让宝宝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如何让祖辈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请他们一起配合爸妈,是教育宝宝的关键。

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教育片面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把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各种早期教育方案的效果追踪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若只放在读、写、算的训练上,得到的效果是短期的。所以,智力的开发只能算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而婴幼儿教育更多的重点应放在感官经验的获得、生活知识的培养、良好情商及性格的培养以及做好书写预备和数学前置经验的预备等方面。爸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宝宝的视、听、嗅、触等感觉更灵敏,例如让宝宝自己抱奶瓶、自己用勺子把饭送进嘴巴、自己尿便后提起裤子、自己将鞋帽归位、自己收拾玩具、帮助成人摆放碗筷、可以自由地涂鸦、可以从容地做完手中的事情等。像这样让宝宝自己体验生活、接受不同的刺激、让他自己作决定,对宝宝来说是更好的。

4、安全隐患:

 

在隔代育儿各种矛盾中,安全隐患是致命的。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是隔代育儿却把监护人的枷锁转嫁到了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身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这责任由谁来承担?老人的精力和体力都不如小孩,脑力跟不上,反应迟缓,常常连自己都需要照顾,更不说能照顾好孩子,在监护方面除了寄托于老人身上的同时,孩子的家长也应该多费些心,或者请个保姆,让老人从旁指挥和监督就比较妥当。小保姆年轻有精力,老人上心、有经验,二者结合才可相得益彰,危险的隐患自然也就消除了。

 

发表于2013-07-18

确实是啊,在国外基本上就不存在这样子的问题。

发表于2013-07-18

主要还是惯

发表于2013-07-18

我是不愿意婆婆带孩子的。

发表于2013-07-18

隔代亲,太宠娃儿了

发表于2013-07-18

婆媳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发表于2013-07-18

婆婆根本不会早教,经常都在起矛盾。

发表于2013-07-18
引用:哈哈哈哈蜜瓜在2013-07-18 18:18:30写道:
7楼

婆婆根本不会早教,经常都在起矛盾。

人家也是好心啊,年纪一大把了,也累啊。

发表于2013-07-18

父母和爷爷奶奶们的教育方式不同

发表于2013-07-18
引用:北冥树精在2013-07-18 18:18:19写道:
5楼

隔代亲,太宠娃儿了

很容易溺爱。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