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主旋律的尴尬与困惑

发表于2010-02-23
       没有认真的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不是因为节目不好看,而是因为个人的政治觉悟太低,完全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观众,主要表现就是别人笑的时候我冷笑,别人感动的时候我尴尬,一身的鸡皮疙瘩让我误以为自己患上了过敏症,心里感觉挺别扭,大年三十的,干什么不好,非得要看春晚,这不是折磨人么?本想年底了收个豹尾,结果不小心被央视的小贩们偷换成了老鼠尾巴,和着一群老脸就这么把我给骗了。
 
       很小的时候一直很喜欢春晚,感觉这是一道文艺的饕餮大餐,无论如何情况,雷打不动的强烈关注。其实年三十儿会有很多事情的,祭祖就是必要的一项程序,接着便是吃年夜饭,然后洗脚。可是每当晚会的动画片开始播放的时候,我便会激动地在家里一阵狂呼,生怕家人错过了任何一个镜头而遗憾,老妈很的立刻丢下正在喂猪的食物,以不逊色于刘翔的姿势冲将过来,嘴里还不断地念叨,“幸好跑得快,要不就赶不上了。”准确的说,在那些年代里,看春晚是一种分享的心态,而且,那些时候一连串的人物形象就这么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马季、陈佩斯、朱时茂、冯巩、牛群、还有唱响最后一首歌曲《难忘今宵》的李谷一……
 
       不知道是我们的审美观点提升了,还是确实是春晚的质量下降了,这中间很多东西无从考证,反正从某年开始,我说出了这辈子到现在最有志气的一句话,“怎么可以把春晚办得这么差!换了我当导演都比他搞得好!”记得那是在一个月黑风高没有杀人的夜里,我刚读初中,家人很惊讶的看着我,就像看着皇帝的新衣里那个说真话的孩童,一辈子都以当良民为毕生志向的父亲赶紧跑过来捂住我的嘴,“这些事情不让说,小心被村上的人听到。”
 
       很多年以后,又看春晚时,我才依稀记得起父亲当年说过的这句话,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意思,一是办得不好不让观众说,免得说我们不热爱祖国;二是确实他们的节目里边很有多事情都是不让自己说的,免得引起帝国主义的挑拨和人民的内部矛盾;三是节目一定是要符合于主旋律的,否则杀无赦。
 
       什么是主旋律呢?就是国内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和睦得都像孔子上了身,个个都是谦谦君子,狭路相逢了,谁都不先率先通过,搞的后边车堵到了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大家还在彬彬有礼的说:“您先过,”“不,请您先过”……
 
       像这样的社会现象,我没见过,更没有妄想过,但是,在我们春晚的舞台上,一切都是可能的,毕竟艺术来愈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请注意,是高于生活的。所以第一个冯巩的小品几乎让我浑身汗毛直立,包袱牵强附会,一个被车撞的人还能唱得出那样精神的歌曲?一个被车撞的人能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个没有找到肇事主的车祸事件能不能就这么美满的结束?
 
       不得不承认,我被打败了,被曾经才华横溢的冯巩给打败了,被春晚的导演金越给打败了。可怕的是雷人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的上,如果不是要等到守岁的时候放鞭炮,我怕我早就洗洗睡了,我是良民,淳朴而执着的想法只不过是不想被强暴而已,要求很低级的。其实,雷人不是错,错就错在央视至少应该友情提示 “以下节目稍显雷人,请观众自带避雷针”,这彷佛在餐厅滑倒了,责任的大小就在餐厅有没有告示牌一样,但是,向来独大的央视就这么直接粗暴的表演了,有意见不是不让提,关键是您总不能砸了自己家里的电视机吧。老鼠嘲笑猫的时候身边必定有一个洞,央视强暴观众的时候必定隔着屏幕。
 
       作为观众来说,最想看到的不外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但是确实有艺术加工价值的较为真实的故事,结果就是在万里江山一遍红的主旋律中,被搞得昏昏欲睡,不伦不类。去年的正面新闻热点全上了,负面新闻一个没上,只看到那些歼敌机女飞行员昂首阔步,没看到周久耕天价烟掀翻老底,话说得不好听一些,作为女飞行员来说,开飞机就是她们的工作,这和扫大街一样都是工作,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记得的课本上边讲:这个社会之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结果我们看到开飞机的上了春晚,扫大街的还在扫大街,而且还是大年初一早上起来扫大街,其中的辛苦又有谁知道呢?
 
       其实社会并不如央视宣扬的那样歌舞升平,老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没看到春节的时候,那火车拥挤成什么样子?挤上火车就能圆了回家的梦想,老百姓完全自助的连推带拽,只为能回家吃个团年饭,可是某些地方政府觉得这个形象不太雅观,索性不准了,就剩下一群人挤不上火车回不了家过年,只能在车站哭成了泪人,风寒露重的异乡,凄凉悲伤的春节,试问以人为本又该从何谈起?后来有媒体发现,赶快找出两个典型,什么警车开道,一路狂飙,幸福得两个典型都找不着北,以为前生积了好多德,才换来了这么风光的回家之路,其实殊不知,这不过是媒体找的噱头,地方政府找的宣传,张老三可以,李老四也可以,不过今天因为你和他们距离近,带摄像机的记者怕冷懒得跑而已。你是回家了,那剩下的人呢?
 
       这些都是违背主旋律的,所以不让演出,哪怕是再好的节目也不让上。没有了源自于生活的创作,那观众看的几乎就是由空想而构建起来的节目,引不起共鸣,只能引起共愤。春晚不过是一档娱乐节目,图的是大家开心而已,为何非得要制作成像国庆阅兵那样庄严肃穆?国人其实很淳朴,懂得什么时候庄重什么时候傻笑,为什么非得要刻意的去强加一些大家不想看到的东西?硬是把娱乐搞成了说教,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当年湖南台想执电视传媒之牛耳,硬是被广电总局一个巴掌就拍翻了,“谁让你选秀的?”表面上终结了选秀,结果“星光大道”和“梦想中国”立马开播,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公平又何来呢?
 
       央视的立意失败导致民意抵制,各种版本的春晚颇有燎原之势,欲与央视试比高,这是中国人民的智慧,你让我娱乐不了,我还不能自娱自乐?春节后通过网络收看了一些春晚,节目并不华丽,但是真实淳朴,很受感动和鼓舞。如果时间允许,明年我也做个节目去参加,生活压力太大,却又放不了假,娱乐娱乐总是不过分的。
 
      明年,我应该不会再看央视的春晚了,用席慕容的一句很有诗意的话来说:“今生不再见你,只因为,再见的,已不是你。”
发表于2010-02-23

好长的文章,写得好。

我也觉得春晚之瓜

发表于2010-02-23
今天的人很少啊,邻居们都上哪去了?
发表于2010-02-23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接受资讯的途径远多于从前,审美标准又众口难调。就像现在大家吃饭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

发表于2010-02-23
引用:和风蓝 在2010-2-23 11:24:16写道:原帖
好长的文章,写得好。
我也觉得春晚之瓜
 
 谢谢夸奖
发表于2010-02-23
引用:唔喜 在2010-2-23 12:51:23写道:原帖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接受资讯的途径远多于从前,审美标准又众口难调。就像现在大家吃饭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
 

 有这个原因吧。但大家开始变得有自己的见解,不再盲从。从BBS的兴起就可以看出来

 

发表于2010-02-24

今年的春晚就小虎队有点印象

发表于2010-02-25

尽管对春晚很不以为然, 我想我明年还是会看的。

 

没其他原因, 就是这些年来, 看春晚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一家人坐在那里, 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对节目评头品足八卦一番, 也蛮有意思的。  

发表于2010-02-25
发表于2010-02-25
引用:蓉城牛仔 在2010-2-25 9:52:29写道:原帖
  
 
 恩,写得不错哦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