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风尚写字楼:一座城市的剪影!

发表于2016-10-29

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有很多的缩影,它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60年代板式筒子楼到70年代开始出现的高层,到80年代商住写字楼的出现,到90年代快速兴盛时期的写字楼,再到20世纪末的商务综合体,写字楼建筑的演变印证着城市的发展历程。

    60年代,板式筒子楼时代

办公楼的高度一般只有4-6层,各个单位和企业因商务活动的需要而集中。这类板式筒子楼,房间分布在走廊两侧,大楼里没有电梯和空调,门口设有传达室,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办公的。

    70年代,综合型仿国际标准写字楼

因为外企刚进入中国时都在酒店里办公,所以后来兴建的写字楼也与酒店分布相似,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等。这类写字楼除了满足大量外企和中小企业的基本办公需求,还满足了他们生活、交流的需求。

 

 

80年代,商住写字楼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来袭,人群开始汇集到城市之中,由于建筑规划的时代局限性,出现了车位不足、电梯效率低、设施更新受到局限等问题,加之相对较高的售价、租金使一些中小公司无法承受,从而促使了商住两用类办公楼大量涌现。

    90年代,写字楼迅速崛起

内地写字楼开始逐渐兴盛,并开始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写字楼的设计和建筑开始考虑客户的贴身需求,加入绿色环保办公理念,提高了智能化水平,提升了企业办公效率,写字楼进入市场成熟化阶段。

    20世纪末,商务综合体

写字楼发展更集中于以提高人性化、环保性、智能化的绿色办公空间,力求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商务平台,融合了更多的“互联网”元素办公空间更加开放式,且向着更高层、更智能、更综合、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风尚写字楼——西部国际金融中心

西部国际金融中心,位于成都市东大街。其概念设计来自英国HMD公司,从北京到上海,从哈尔滨到珠海,上百个设计不乏HMD的身影。建筑设计由美国思纳史密斯公司打造,作为美国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设计集团,所完成的每一个项目,在建筑和环境创造上都汇入了特色传统。

特聘“第一太平戴维斯”直管物业。第一太平戴维斯,服务6000余万平米物业、拥有600余家分公司、遍布200余个国家。具有全行业认可的管理服务标准,凭借其在物业管理上的专业优势,成为了优质商业物业的标签。

西部国际金融中心,依傍春熙路、太古里、兰桂坊、合江亭、香格里拉等城市资源圈,现代风尚写字楼,邀你共同鉴证成都商务新时代!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