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建面集体缩水一平米 万科多赚1400万涉嫌欺诈?

发表于2009-04-07
 

万科上海项目金色雅筑近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连续被曝出存在渗水、不隔音等质量问题,但其实在这之前,也曾因建筑面积集体缩水卷入了"面积门"事件。业主们在收房的时候发现,建筑面积集体缩小一平米以上,但因为套内面积扩大了,按合同的附加条款规定,反而需要给万科补齐差价才能收房。

建面集体缩水业主倒贴钱

“明明建筑面积少了一个多平方,我们却要给万科补钱”,多位业主对此愤愤不平。

金色雅筑是上海万科住宅产业化的首个全装修楼盘代表作,全部采用了PC技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销售过程中首推其主力创新产品“90+”的紧凑三房设计,称在采用这种技术后施工失误率可降低到0.01%,精度偏差以毫米算小于0.1%,但许多业主在收房时才发现房产证上的建筑面积缩水了一个多平方,而套内面积却增大了0.05个平方左右。据业主项女士介绍,她的房子买房付费面积为90.22平米,现在只有89.09平米,套内原来是72.84平米,实测为72.89平米,增加了0.05平米,因此必须要多交八百元钱给万科,才能拿到钥匙。

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就在于少的那一平米都在公摊面积上。但在购房合同补充条款上,明确写着“在交房时,如实测面积与暂测面积不一致时,双方同意按下列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建筑面积分开处理的方法处理”,“当实测套内面积与暂测套内面积误差绝对值在3%以内的,按合同约定的单价(建筑面积单价)多退少补”,“对公摊面积误差以及因此造成的建筑面积增减,双方均不多退少补”。对于这样的条款规定,多位业主们表示是这是霸王条款。

律师:不公平、不合法

因成功打破交房潜规则胜诉的著名维权人物崔鹏表示,该补充协议中对于面积差异处理的约定明显是不公平的,必然会对业主权益维护造成一定的障碍。他认为,如果当初签订购房合同时房价是按建筑面积单价确定的,那么最终的房价也应当是实测建筑面积乘这个单价而确定。而开发商制定的“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分开处理条款,且处理的原则不一致显失公平。“除非当时这样约定,套内12000元/平米,公摊8000元/平米,开发商再分别制定不通类型面积差异处理原则,还说得过去。”

发表于2009-04-20
好贴 呵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