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城北又称为众矢之的了- -

发表于2011-06-01
刚看到一则新闻,名为:成都去年三大空气污染物 都是城北浓度相对较高
发表于2011-06-01
昨日,成都市环保局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2010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6%,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特征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空气质量中二氧化氮的污染负荷近年逐年增高,酸雨中硝酸根对降水酸度的贡献呈加重趋势,都说明机动车污染正在进一步加重。
发表于2011-06-01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城北浓度相对较高

二氧化硫城北浓度均值相对较高,城中心相对较低

二氧化氮城北浓度均值相对较高,城中心相对较低

可吸入颗粒物城北浓度均值相对较高,城南、城中心相对较低

23个酸雨总样本20个在成都理工监测点

2010年成都市城区共采雨样279个,23个酸雨总样本中的20个均出现在城东的理工大学监测点

发表于2011-06-01
空气质量

三种污染物浓度城北都相对较高

《公报》显示,2010年,成都8个国控子站共获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有效日均值监测数据8350个。2010年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年空气质量以良为主,空气污染指数(API)范围为21~255,其中空气质量级别为优的有58天,良258天,轻微污染43天,轻度污染5天,中度重污染1天,无重度污染。全年优良天数316天,优良率为86.6%。

发表于2011-06-01
监测的主要污染物方面,2010年成都市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降尘量年均值低于当年地方标准。《公报》分析,2010年成都城区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污染负荷近年逐年增高,继2009年首次超过二氧化硫成为次要污染物以来再次超过,稳居第二。
发表于2011-06-01
从季节分布看,2010年冬季污染最重,夏季污染最轻,与多年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浓度季节变化较明显,而二氧化氮浓度季节变化不太明显。

从区域分布看,成都市城区无明显区域性污染,各区域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值差异不大。从综合污染指数区域变化分析,城北、城东南综合污染指数最高,均为2.27,城中心综合污染指数最低,为1.96。三大空气污染物分布情况为:二氧化硫城北浓度均值相对较高,城中心相对较低;二氧化氮城北浓度均值相对较高,城中心相对较低;可吸入颗粒物城北浓度均值相对较高,城南、城中心相对较低。

发表于2011-06-01
酸雨

理工大学监测点酸雨最多

成都市城区降水监测点位共6个,其中5个基本均匀分布于建成区的东西南北中。降水监测逢雨必测。2010年成都市城区共采雨样279个。23个酸雨总样本中的20个均出现在城东的理工大学监测点。

与上年相?较,2010年采雨个数增加36个,总采雨量增加61.5%,酸雨频率增加了3.3个百分点,酸雨量占总雨量的比基本持平。降水PH均值上升0.72,降水酸度有所减弱。

根据降水离子分析可知,2010年度降水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硫酸根,其次为硝酸根;硫酸根离子浓度占所有分析的离子总量的47.0%,硫酸根与硝酸根离子浓度比为2.39,较上年下降0.52,表明酸雨呈硫酸型污染,且随着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加重,硝酸根对降水酸度的贡献呈加重趋势。

发表于2011-06-01
水环境

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2010年,成都南河百花大桥、沙河杆塔厂和府河大安街断面为成都市城区水域功能区考核监测(即“城考”监测)断面,分别设置在流经市区的南河、沙河、府河上。其水?功能分别为南河百花大桥景观用水、沙河杆塔厂工业用水、府河大安街景观用水。2010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成都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均为Ⅳ类,达到相应水域功能区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

城区主要河流水质方面,2010年流经市区的府河在城区入境断面“罗家村”水质为Ⅱ类,优于划定Ⅲ类水域标准。锦江(府河与南河汇合后称锦江)与沙河汇合后控制断面“永安大桥”水质为Ⅴ类,未达到划定水质标准。

饮用水源地水质方面,2010年成都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与上年比较,成都市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质达标率提高0.8个百分点。郊区(市)县共监测14个区(市)县的1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除彭州饮用水源地1个监测点水质阶段性达标,超标率58.3%(彭州西河水库)外,其余15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年达标。

发表于2011-06-01
声环境

噪声源中交通噪声影响强度最大

道路交通声环境方面,2010年成都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总长度406.804公里,监测点位283个,等效声级均值为69.0分贝,比2009年(69.6分贝)下降了0.6分贝,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重污染路段和中度污染路段分别占监测路段总长度的1.2%和2.8%。

区域声环境方面,2010年成都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总面积为248.67平方公里,监测点位307个,等效声级均值为54.1分贝,与2009年(54.1分贝)持平。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

根据分析,2010年度,影响城区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噪声源中,交通噪声影响强度最大,平均为56.8分贝,生活噪声影响范围最广,达72.3%。

发表于2011-06-01

看完这个,我其实内心复杂,一直希望城北的规划建设脚步可以快一点,别让人家指着鼻子说你城北咋 的咋 的

 

结果。。。怎么就是这样了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