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国五条与中国房地产调控再思考

发表于2013-06-05

刘可把全球经济从1975年到2007年分为6个小周期,除了1982年10月到1984年2月,以及1991年5月到1995年1月这两个小周期之外,其余都有明显的全球通胀特征。而这两个小周期之所以例外,一是因为个人电脑大力发展,一是因为互联网的爆发。新的产业增长点吸纳了大量的流动性。

从2013年开始,全球再度陷入新的流动性泛滥之中,在发达国家找不到新产业出口的情况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可能将成为流动性的新载体。

 

发表于2013-06-05

霍德明:10年房价上涨路线图与三次货币放水

霍德明表示,就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他在接受各种媒体采访时,过去五年已经批评过多次。

研究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必须以2003年为起点。中国虽然1998年房改,但如宋国青教授所言,中国2001、2002年还处于通缩,政府求着企业家投资、买地,企业家都没兴趣。2003年,人们的买房意识还很淡薄。

霍德明说,房地产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的涨价路线图都是阶梯形的,总是平稳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间拔地而起。每一次上拔,时间点与货币政策转向及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都有明显的对应,而每一段的平稳,又与政府的重拳调控时间吻合。

 

中国房价的第一波飞涨是2006年到2008年,这一段时间,中国央行连续19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背后是周小川所谓的大池子理论及大量的外汇需要兑换。

 

发表于2013-06-05

第二波飞涨是2009年春,中国政府受金融危机影响,推出4万亿投资,国字头的大央企转瞬之间百亿资金到账,必须要去抢点东西存起来,经过2006到2008的上涨,买地盖楼成为首选。一年之内,房价翻一番,与此不无关系。

第三波飞涨就是最近,准确地说是2012年5月至今。这与中国经济增速去年下降到7.5%以下,发改委放宽项目审批不无关系。

对于田汉所述的冷热不均问题,霍德明教授很认同。中国很多二线城市房价其实并无泡沫,政府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产业的未来,他觉得有一个文化问题,即在强国与富民之间,我们必须做一个选择。虽然这两者不是严格对立的,但有先后顺序。当前的政府尊重民意,民众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决策。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