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双城记背后,还有另一种生活

发表于2017-02-27
前几天,《女子每天花费225元,从河北赶到北京上班》的新闻刷爆朋友圈。“人挤成照片,春运天天见”。类似这样的“跨地区上班族”现象,其实并非北京独有,而是不少大中城市居民都有的切身体验。在持续的高房价压力之下,不少在深圳工作的人选择在邻深的东莞凤岗等地置业。不会开车的“小雨”就是其中一员,她每天要花在路上近七个小时,回东莞只睡个觉。
尽管“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但“在路上”要近七小时,如此高的时间占比,还是让我颇感意外。这虽是一个极端个案,且在路上的时间,也可以用来学习或休息,但总体而言,还是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双城生活的无奈和心酸。而在感喟之余,我亦心生敬意。且不说成功这些虚无的字眼,为了一个更好的前程,他们的付出与舍得,的确让人动容。而在艰辛背后,满溢的是淋漓而磅礴的发展元气。
客观来说,对小雨们的这种“自讨苦吃”,也没有必要拔得太高。如果钱包不太肥,选择在距离尚可但房价只有一半甚至更低的其他城市购房,显然是一个经济人的理性决定。人生就是这样,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鱼与熊掌,你只能选择更急需或者说更在意的那一个。比如小雨,选择了上班路上7小时,就可以用更少的金钱和更快的速度,享受超过150m 2的大房子。
除了上演双城记的上班族,肯定还有另一种人。与前者相反,他们采取的是金钱置换时间策略,即公司附近房价再贵,他们也会遵循就近原则,选择紧挨单位的小区租住,上下班十分钟足矣。如此一来,省下来的时间,尽可以学习、社交或者娱乐,以此来拓展人生的无限可能。短期来看,或许财散友聚。但放眼长望,他们的能力或许增长更快,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而最终,以他们的购买力,可以轻松拿下单位附近的一套房子。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一种预期。在时间多少不一,而其他因素,比如投入度等相差无几的前提下,自然是“有暇”的人能够胜出。而严格说来,这两种策略,其实并无高低之分,只有适合之别。有句话说得好,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就此而言,树立时间成本的观念,有多一种选择,无疑也是好的。

发表于2017-02-27
什么才是居住地政府最该做的?不是瞄准房价差,“向钱看、朝厚赚”,而是切实降低包括税费在内的制度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政务环境,招徕一批高水准的企业安营扎寨,这才是更大的“经济”理性。试想,居住区域附近就有一大堆优质企业,岗位很多、薪水不少,加上配套完善,宜业宜居,又何必舍近求远?如此,对小雨们来说,选择在居住地工作,进而重心转移,不说最好,也是一个次优选择了吧?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