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拼车合法化需要技术细节支持

发表于2013-07-09
 

拼车合法化需要技术细节支持

原载《每经智库》

 

  继出租车合乘政策出炉后,北京市年内还计划出台私家小客车“拼车”指导意见。“拼车”是否应当合法化,早已经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问题。每年“两会”期间,我们都可以听到关于“拼车合法化”的建议。据有关估计,如果大规模实行拼车制度,北京每年将少消耗新鲜空气约250多万吨,减少排放一氧化碳约3万吨。而“拼车”治堵、治污染的相同成功经验,在国外的许多大城市,已经并不少见。比如美国一些城市设立了专供拼车出行的道路,以此来辅助解决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的问题。

其实目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拼车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了。说到“拼车”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很多城市目前实施的限号制度,家里只有一辆车的人在5个工作日中总会被限号一天,给上下班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所以不得不拼车。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目前日常教学和行政工作主要在郊区的校区,而很多老师们都住在市里的老校区附近。目前他们很多住得比较近的同事都是相互拼一下车,以解决限号的问题。

笔者的另外一个朋友家住市中心,但在另外一个很远的郊县上班。长期以来,他和他的另一个同事相互拼车,一人开一天车,这样解决了很多问题。笔者相信各位朋友身边类似的例子一定会有很多。也许有人会说,现在鼓励公共交通,限号可以坐地铁和公交嘛。但是目前地铁形成网络格局的城市还很少,而且地铁建设的成本很高,要实现非常密集的网络也不太现实。对于一些上班距离较远的朋友们来说,很难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如果转来转去既不方便,又对于分秒必争的早上来说太花时间。因此,对一些朋友来说,公共交通也是看上去很美,还是不如自驾来得方便。但是我们知道自驾也有很多弊端,拥堵,限号,还有开车的劳累和油耗的经济成本,等等。

因此,就节能、绿色、环保、缓解交通压力等几个原因,“拼车”对社会有着非常强的正收益。但是,以前就曾有过报道,有人送自己的亲戚回家,因为亲戚给了点油钱,结果正巧被执法部门查获,被认为是非法营运,结果把车给没收了。这就让人们不禁要反思,既然拼车有其合理性,那么应该如何来规范它呢?客观的说,一旦允许和鼓励私家车拼车,“黑出租”可能会越来越多,非法载客现象也可能会打这个政策的擦边球。如何既能鼓励“拼车”,又不至于让黑车泛滥呢?这里最主要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甄别“黑车”和“拼车”。

一个可能的办法是看所驾汽车的燃料种类,是烧汽油还是烧天然气。因为一般来说私家车去改装成天然气的比例非常小,而营运的比例却非常高。但现在很多野的用车也是烧汽油的,所以这个也有问题。另一个办法就是看汽车的行车里程。一般私家车正常行驶的历程都不会特别高,一年1-2万公里,甚至更少的占多数,而专门的营运车辆行驶里程都非常的高,比如出租车可能几年下来里程就30-40万公里了。

以上两条建议在一定条件是有用的,但还不是甄别“黑车”还是“拼车”的最有效的办法。大家试想一下,目前拼车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都是同事或在一条交通线上上班的朋友,也就是说熟人可能是当前拼车的主力军。而黑车呢?营运车辆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顾客的不确定性,也就是随机性。因此,相关部门不妨设置专门的拼车网站,经常在一起拼车的人可以在线申请并打印系统自动生成的带条码的许可证,这样执法部门如果查到这辆车,一扫秒条码就可以核对拼车人的信息了。而对于黑车来说,由于乘客比较随机,所以不太可能事前准备好包含乘客信息的带条码的许可证。当然,包车的黑车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不过这毕竟是少数。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民间的拼车网站。有市民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认为如果和不熟悉的人拼车,可能会有自身安全的隐患。如果是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拼车网站,那么通过这种系统备案也可以打消一些拼车人在安全上的顾虑。

总而言之,近两年中国社会上出现的拼车现象基本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规范,所以喜欢拼车的人们也存在着一些疑虑和担忧。而解决这些问题,不只需要相关部门表态支持,更需要相关操作细则的明确化。

 

201373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