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揭开买房价格陷阱:“最后20套”永远卖不完

发表于2013-10-22

又到“金九银十”,湖北省武汉市60多个楼盘正在陆续开盘。日前,部分购房者向湖北省物价部门投诉遭遇价格欺诈,物价部门随即展开了明察暗访。近日,湖北省物价局通报了9起购房价格陷阱案例,提醒消费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防落入陷阱。

发表于2013-10-22

“虚假认筹”套住你再说
案例:某楼盘在开盘前开展“认筹3万元抵10万元”活动,销售员称房价可能为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消费者苏先生便交纳了3万元认筹金。两个月后楼盘正式开盘,房价变为每平方米8800元,和周围其他楼盘比贵了不少,“3万元抵10万元”实际化为乌有。

发表于2013-10-22

分析:有的房企开展“无价认筹”活动,是为了测试市场、锁定客户、操控价格、提前回笼资金。这种行为违反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属于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价格欺诈行为。

发表于2013-10-22

“不小心”给你看假价格
案例:某房企将价格公示牌上一套商品房的销售总价一栏用红色胶布遮盖,表示此房已出售。但由于红色胶布比较透明,有意让消费者仍能比较清晰地看到销售总价这一栏的数字,误导消费者。例如,该套房透过红色胶布看到的销售总价为53.45万元,实际上其成交价仅为512399元。

发表于2013-10-22

分析:《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对已销售的房源,应当标示所有已销售房源的实际成交价格。标示虚高的成交价格,将会误导消费者。

发表于2013-10-22

“最后20套”永远卖不完
案例:薛先生看到某楼盘广告称“最后20套江景房低价狂甩”,便动了心。朋友提醒他这个广告都登了快一年了。

发表于2013-10-22

分析:《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房地产企业在宣传中涉及的价格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严谨。一些房地产企业在宣传中,故意使用一些虚假、夸大、不真实的价格信息,欺骗、诱导消费者。

发表于2013-10-22

早已拿证就是不说价格
案例:某房企于6月4日取得1号楼、2号楼、3号楼共计210套住宅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截至7月20日,该企业仍未对外公布3号楼合计64套商品房价格。

发表于2013-10-22

早已拿证就是不说价格
案例:某房企于6月4日取得1号楼、2号楼、3号楼共计210套住宅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截至7月20日,该企业仍未对外公布3号楼合计64套商品房价格。

发表于2013-10-22

分析:《规定》第九条明确要求,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明码标价对外销售。对捂盘惜售行为,可按照该房地产企业未公开的商品房实际套数,依法予以处罚。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